• 回到顶部
  • 010-84738205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

立秋丨立秋尝新味,草本蕴月华!博文·月礼 草本月饼抢先预订中

作者:北中博济
日期:2025-08-07

 

立秋膳食

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“立”代表季节转换的起点。凉风初至,暑热未消,昼夜温差逐渐显现,草木结籽,谷物灌浆成熟,蝉鸣声里悄然奏响丰收的前奏。

立秋一到,夏长渐收,阳气敛藏,阴气始盛,养生需顺应“收”的规律,而关键在于“润”。此时燥气当令,易伤肺阴,饮食宜增酸少辛,以滋阴润燥为主。食材选择可侧重清补之品,忌食大热大补之物。以下两款食谱适合立秋养生需要,助您抓住金秋调养良机,为秋冬健康打下根基。

 

 

生地百合藜麦粥

生地百合藜麦粥是立秋时节的润燥佳品,承载着“滋阴养肺,调和秋燥”的节气智慧。自古以来,中医便有“秋宜润养”之说,而生地百合藜麦粥正是顺应这一理念的传统食疗方,如今更成为现代人秋季养生餐桌上的经典之选。此粥因融合生地黄、百合与藜麦三味养生食材而得名,立秋时节气候转凉燥气渐盛,此时食用生地百合藜麦粥,既可清热生津,润肺止咳,又能健脾养胃,增强体质。若在熬煮时添入少许晶莹的冰糖或甘甜的枸杞,更彰滋润醇厚,补养身心,堪称初秋早膳与夜宵时分的养生良伴,既顺应了自然节律的调养之道,又为渐深的秋意注入一份和煦与安宁的气息。

【食材】

藜麦 50 克,生地黄 15 克,白果5颗,百合 20 克,冰糖适量、枸杞或红枣少许(可选)。

【制作方法】

1.把新鲜的生地黄洗干净,切成小块,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半小时左右;

2.加藜麦、白果、百合与冰糖一起熬煮,煮熟后即可食用。

【功效】

生地百合藜麦粥尤宜金秋燥令,百合与地黄作为中医经典药对,首见于养阴清热,补益心肺的百合地黄汤。本膳沿用此两味,以生地黄、百合共奏滋阴之功,再加白果清肺止咳,因此,这款粥品尤其适合气阴亏虚导致的口鼻干燥、眼睛干涩、皮肤干燥瘙痒、面部皱褶明显的人群食用。既可有效纾解燥邪侵体所致的虚烦焦燥,复能润泽肌理,缓释换季时节肌肤燥痒之虞。藜麦属于优质碳水化合物,可以降低餐后血糖,也适用于肺结核、糖尿病患者的膳食。观其食材之妙,取白果以清肺热,撷生地黄、百合而润肺金,采藜麦以健脾气,令时序更迭之气皆得平和相济。

【营养价值】

食材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营养价值呢?

生地黄性寒,善于滋阴润燥,可清血分虚热。现代研究表明,生地黄含地黄苷、多糖等活性成分,具有抗炎、抗氧化作用,可调节免疫系统,改善阴虚内热状态,缓解口干舌燥、潮热盗汗等症状。藜麦长于健脾养胃,其富含膳食纤维,可促进肠道蠕动,预防便秘,且具有较低升糖指数的特性。百合专于润肺止咳,与生地黄相配,可有效改善秋燥引发的咽痒咳嗽;与藜麦相伍,百合中的生物碱与藜麦中的氨基酸又可协同作用,能舒缓焦虑、改善睡眠质量,对高血压、更年期等患者尤宜。

 

雪梨银耳汤

雪梨银耳汤不仅是秋冬时节的润燥佳品,更承载着“滋阴润肺、调和时序”的养生智慧。自古以来,中医便推崇秋冬季以甘润之物调和燥邪,雪梨银耳汤正是这一理念的经典实践。其清甜温润的口感与滋养功效,使之成为立秋时节的餐桌常客。银耳素有“菌中明珠”之称,雪梨则被誉为“天生甘露”,二者相合,既能缓解干燥气候引发的咽干咳嗽,又能润泽肌肤、调和脏腑,堪称顺应四时的食疗典范。若再佐以枸杞、红枣或陈皮,更添温补之效,于清润中透出暖意,令人感受身心的温润与平衡。

【食材】

银耳20克(干品),雪梨1个,冰糖30克,枸杞5克,清水1.5升(可依口味增减,或加入红枣、陈皮等辅料)

【制作方法】

1.干银耳用温水浸泡20分钟至柔软,剪去根部硬蒂,撕成小朵备用;

2.雪梨去皮去核,切块后浸入淡盐水中防氧化,保留其澄澈色泽;

3.银耳与清水同入砂锅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煨40分钟,待胶质析出、汤色渐稠,加入雪梨块与冰糖续煮20分钟;

4.关火前5分钟投入枸杞,焖至温凉后食用,胶质更显柔滑,亦可冷藏后享用,沁凉如凝露。

【功效】

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秋主肺,其性燥”。雪梨银耳汤以梨清肺热,恰应《本草纲目》:“梨者利也,其性下行流利”之论,银耳润肺阴,暗合“白色入肺”之五行思想,辅以冰糖调和诸味,应“秋冬养阴”之旨,合阴阳相济之理,宛若将《黄帝内经》“阴平阳秘”的养生要义化入羹汤。尤其适宜于干咳无痰、咽痒声嘶、皮肤干燥者,亦为熬夜或久居燥热环境人群的补养良方。

【营养价值】

雪梨作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,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。现代研究表明,梨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,如原花青素、儿茶素、绿原酸、槲皮素等,这些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,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,减少组织中的氧化反应。梨中的某些成分还显示出良好的抗炎活性,能够抑制炎症反应,降低炎症组织中的前列腺素E2和丙二醛水平。此外,梨还具有镇咳、祛痰、平喘的作用。